全自动智能计量泵(集计量、驱动、智能控制于一体,用于精准输送液体)长期闲置时,需针对其精密部件(如泵头、驱动系统、控制系统)进行针对性保养,避免因腐蚀、老化、卡滞影响再次启用。以下是需要重点保养的部件及保养要点:
一、泵头及流体接触部件
泵头直接接触输送介质(如化学药剂、液体原料),长期闲置易因残留介质结晶、腐蚀导致堵塞或密封失效。
泵头主体(缸体、柱塞/隔膜)
保养重点:
彻底清理残留介质:根据输送介质类型,用清水或专用溶剂(如输送腐蚀性介质后用中性溶液)冲洗泵头,确保缸体内无结晶、沉淀(残留介质可能腐蚀金属缸体或老化隔膜)。
防腐处理:若为金属泵头(如不锈钢),冲洗后擦干并喷涂防锈剂;若为塑料泵头,避免阳光直射(防止老化脆化)。
隔膜保护:对于隔膜式计量泵,需确保隔膜处于无压力状态(手动释放泵头压力),避免长期受压导致弹性疲劳;若隔膜为橡胶材质,可涂抹少量硅基润滑脂防止硬化。
单向阀与阀球
保养重点:
拆卸单向阀(吸入阀、排出阀),清理阀座和阀球上的残留介质,检查密封面是否磨损(若有划痕需研磨修复)。
晾干后将阀球与阀座分开存放(或组装后涂抹防锈油),防止长期接触导致粘连或锈蚀卡滞。
密封件(O型圈、密封圈)
保养重点:
拆卸所有橡胶密封件,用清水清洗后晾干,避免接触油污(防止溶胀)。
单独存放于密封袋中,置于阴凉干燥处(远离高温和臭氧源,如电机、臭氧发生器),防止老化开裂。
二、驱动与传动系统
驱动系统(电机、减速器)和传动部件(如丝杆、齿轮)负责提供动力,长期闲置易因润滑不良导致卡滞或磨损。
电机
保养重点:
断电后拆除电源线,清理电机表面灰尘,接线盒内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),并用绝缘胶带密封接口防止潮气侵入。
若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,需定期(每1-2个月)通电运转10-15分钟(无负载),防止线圈受潮或轴承润滑脂凝固。
减速器与传动部件
保养重点:
检查减速器油位,若润滑油不足需补充(按手册型号添加,如齿轮油),并运转数圈使润滑油均匀分布,防止齿轮锈蚀。
丝杆、滑块等传动部件:清理表面污渍后涂抹防锈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手动转动丝杆确保灵活无卡顿,避免长期静止导致咬死。
三、智能控制系统与电气部件
智能计量泵的控制面板、传感器、电磁阀等电气部件对潮湿、粉尘敏感,需重点防护。
控制面板与显示屏
保养重点:
用防尘罩覆盖控制面板,防止灰尘堆积;触摸屏或按键表面用软布擦拭后贴保护膜,避免划痕。
若配备锂电池(用于记忆参数),需充满电后存放,每3个月补充一次电,防止电池亏电损坏。
传感器与电磁阀
保养重点:
压力传感器、液位传感器等:拆卸后用密封盖保护接口,存放于干燥处,避免振动导致元件损坏。
电磁阀:断电后手动操作阀芯,确保灵活,清理阀体内杂质,接口处涂抹防锈剂并密封。
线路与连接器
保养重点:
整理电源线、信号线,避免弯折或挤压,裸露接头用绝缘帽保护,防止氧化锈蚀。
线路穿管或捆扎固定,远离热源和尖锐物体,防止绝缘层老化或破损。
四、外壳与附件
泵体外壳与支架
清理表面灰尘、油污,金属支架喷涂防锈漆,塑料外壳避免阳光直射(防止褪色、脆化)。
过滤器、软管
拆卸过滤器滤芯,清洗后晾干单独存放;软管清空内部介质,两端密封防止异物进入,避免过度弯曲导致开裂。
保养后存放注意事项
环境要求: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室内(温度5-30℃,相对湿度≤60%),远离腐蚀性气体、粉尘和振动源。
定期检查:每月检查一次存放环境,更换干燥剂;每2-3个月手动转动传动部件,通电测试电机和控制系统(短时间运行)。
记录与标识:记录闲置前的保养内容(如密封件更换、介质清理情况),在设备明显处标注“闲置中”及下次检查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