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精度配比泵(用于精确控制多种流体按比例输送,常见于化工、制药、食品等行业)长期闲置时,其精密部件(如泵腔、密封件、传动系统、计量机构)易因介质残留、环境侵蚀或长期静置导致性能退化,需针对性保养核心部件。以下是需重点保养的部件及措施:
一、流体接触部件(防止腐蚀、堵塞与结垢)
泵腔与叶轮/柱塞
风险:若闲置前未彻底清洗,残留的流体(尤其含颗粒、高粘度或腐蚀性介质)会固化、结晶或腐蚀泵腔内壁,导致叶轮卡滞、柱塞磨损,影响下次启动的计量精度。
保养措施:
彻底清洗:用清水或与介质兼容的溶剂(如酒精、专用清洗剂)循环冲洗泵腔,直至排出液无残留(尤其针对含盐分、有机物的介质);
干燥处理:冲洗后通入压缩空气吹干内部水分,或拆开泵体自然晾干(避免潮湿环境下金属部件锈蚀);
防腐保护:对金属泵腔(如不锈钢、铸铁),可注入少量防锈油(如食品级防锈油,适用于食品行业),转动泵轴使防锈油均匀覆盖内壁,再排出多余油液。
单向阀与阀门组件
风险:单向阀的阀芯、阀座若残留介质,易粘连或结垢,导致阀门关闭不严、流量波动,破坏配比精度。
保养措施:
拆解清洗:拆下单向阀、球阀等部件,用软毛刷清理阀芯与阀座的残留杂质,避免划伤密封面;
功能测试:清洗后手动检查阀芯灵活性(如弹簧是否复位顺畅),必要时涂抹少量食品级润滑脂(针对非腐蚀性工况);
密封保护:组装后用塑料膜包裹接口,防止灰尘进入。
二、密封系统(防止老化、硬化与泄漏)
轴封与密封圈
风险:机械密封、O型圈(材质多为丁腈橡胶、氟橡胶)长期静置会因氧化、温度变化导致弹性下降、硬化开裂,尤其接触过油脂或溶剂的密封件,老化速度更快。
保养措施:
检查状态:拆解后观察密封件是否有裂纹、变形,若轻微老化可涂抹专用密封脂(如硅基润滑脂)延缓老化;严重老化需直接更换;
环境控制:存放时确保环境干燥(相对湿度≤60%)、温度稳定(10~25℃),避免阳光直射(防止橡胶件加速老化);
组装保护:若拆解后重新组装,确保密封面清洁无划痕,按规定扭矩拧紧压盖(避免过紧导致密封件变形)。
隔膜(针对隔膜式配比泵)
风险:橡胶或PTFE隔膜长期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,易产生永久变形,导致计量精度下降或破裂。
保养措施:
复位处理:闲置前将隔膜调整至自然状态(非工作位置),避免长期受力;
避光存放:PTFE隔膜虽耐化学性强,但易受紫外线老化,需用遮光罩或纸箱覆盖;
定期检查:每3个月手动操作泵体,使隔膜轻微活动,防止粘连。
三、传动与驱动部件(防止卡滞、锈蚀与润滑失效)
齿轮/蜗杆传动机构
风险:齿轮啮合处若残留介质或灰尘,长期闲置会导致锈蚀、卡滞;润滑脂干涸会加剧磨损,影响转速稳定性(配比泵对转速精度要求极高)。
保养措施:
清洁润滑:用煤油清洗齿轮表面,擦干后加注适量专用齿轮油(按厂家推荐型号,如食品级润滑油),手动转动传动轴使油脂均匀分布;
防锈保护:对暴露的齿轮轴、键槽等金属部件,涂抹防锈油并包裹防锈纸;
避免受力:存放时确保传动系统处于无负载状态,齿轮无啮合应力。
电机与轴承
风险:电机绕组易受潮发霉,轴承润滑脂干涸会导致启动异响、卡轴,尤其高精度伺服电机,微小故障即影响配比精度。
保养措施:
电机防潮:断开电源,拆除接线端子并包裹绝缘帽,电机外壳喷涂防锈漆(针对外露金属部分),整体用防潮罩覆盖,内部放置干燥剂;
轴承维护:每2~3个月手动转动电机轴1~2圈,使轴承滚子均匀受力,避免长期静止导致滚子压痕;若轴承为开放式,可补充少量润滑脂;
电气保护:控制柜内的接触器、继电器等元件,需定期通电(每1个月通电30分钟),利用自身热量驱潮,防止触点氧化。
四、计量与控制部件(防止精度漂移、传感器失效)
流量传感器与计量叶轮
风险:电磁流量计、涡轮流量计等传感器的探头若附着杂质,会导致信号漂移;计量叶轮(如齿轮流量计的转子)长期不动易粘连,影响计量精度。
保养措施:
传感器清洁:拆下传感器探头,用软布擦拭感应面(避免划伤),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氧化(可涂抹导电膏);
叶轮活动:每周手动转动计量叶轮1~2圈,清除可能的粘连物,确保转动灵活;
校准保护:闲置前记录传感器零点参数,存放时避免剧烈震动(防止内部元件位移)。
控制器与显示屏
风险:PLC、触摸屏等电子元件受潮会导致电路短路,电容老化会影响控制精度,按钮、旋钮长期不操作易卡滞。
保养措施:
断电存放:断开主电源,拆除电池(若为可更换电池),防止漏液腐蚀电路板;
环境防潮:控制器放置于干燥、通风处,可装入密封箱并放置硅胶干燥剂(每月更换);
定期通电:每1~2个月通电一次(空载运行),检查显示屏是否正常、按钮是否灵敏,防止电容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