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精度计量泵日常保养的核心是维持计量精度、保护密封性能、确保传动系统稳定,需围绕泵体密封、传动部件、流体接触件及运行监控四个维度落实,避免因磨损或污染导致精度衰减、泄漏等问题。
一、泵体密封与流体接触部件保养:防泄漏、防污染
密封件检查与维护
每日检查泵头密封(如隔膜、O型圈、填料)是否有泄漏,若发现流体渗漏,需立即停机,更换老化或磨损的密封件(需选用与输送介质兼容的材质,如耐酸隔膜用于腐蚀性流体)。
每周清洁泵头及进出口管路,用软布擦拭残留流体,避免介质结晶或沉淀堵塞单向阀;若输送高黏度流体,每次使用后需用兼容溶剂冲洗管路,防止残留流体固化影响下次运行。
单向阀与阀球保养
每月拆卸单向阀,检查阀球、阀座是否有磨损或杂质卡滞,用软毛刷清理杂质后,涂抹专用润滑脂(如食品级润滑脂,适用于食品行业);若阀球密封面磨损,需及时更换,确保单向阀止逆功能正常,避免计量精度下降。
二、传动与驱动系统保养:保稳定、减磨损
齿轮/蜗杆传动部件润滑
每季度检查齿轮箱或蜗杆箱内的润滑油位,补充至油标刻度范围,润滑油需选用厂家推荐型号(如极压齿轮油),禁止混用不同品牌或黏度的油液;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,同时清洗油滤,防止油污或杂质磨损传动部件。
若为皮带传动,每月检查皮带张力(按压皮带时挠度≤5mm为宜),松弛时及时调整,皮带老化或开裂时立即更换,避免打滑导致转速不稳定、计量误差增大。
电机与驱动部件检查
每月清洁电机外壳灰尘,检查电机接线端子是否松动,确保电气连接可靠;运行时监听电机是否有异响、振动,若表面温度超过60℃,需停机排查(如轴承磨损、过载等),防止电机烧毁。
若为变频驱动计量泵,定期检查变频器参数是否正常,清理变频器散热风扇灰尘,避免过热导致驱动故障。
三、精度校准与运行监控:控误差、早发现
定期精度校准
按使用频率校准(每日连续运行的泵每1-2周校准一次,间歇使用的每月校准一次),校准方法:用标准量杯收集一定时间内的输出流体,对比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,误差超允许范围(通常≤±1%)时,调整泵的行程长度或转速(需按说明书操作)。
若校准后精度仍不达标,需检查单向阀密封性、隔膜完整性或传动部件间隙,必要时联系厂家维修,禁止自行拆解核心部件(如调节机构)。
运行参数监控
日常运行时记录进出口压力、电机电流、计量流量等参数,若发现压力骤升(可能是管路堵塞)、流量骤降(可能是密封泄漏),需立即停机排查;避免超压运行(不可超过泵的额定工作压力),防止泵头或管路损坏。
四、环境适配与闲置保护:减损耗、延寿命
使用环境控制
计量泵需放在平整、通风的地面,避免阳光直射(防止电机或密封件老化)和潮湿环境(防止电气部件受潮);若输送腐蚀性、易燃易爆介质,需确保环境通风良好,远离火源,必要时安装防爆装置(如防爆电机)。
禁止在泵体周围堆放杂物,尤其是热源(如暖气、烤箱),防止高温影响密封性能或流体性质。
长期闲置保护
闲置前彻底清洗泵头、管路,排空残留流体(尤其是腐蚀性或易固化介质),用清水或兼容溶剂冲洗后吹干;对金属部件(如进出口接头)涂抹防锈油,密封件涂抹润滑脂。
断开电源,将泵放入干燥纸箱,存放温度控制在5-30℃,相对湿度≤60%;闲置超过3个月后启用前,需先手动转动传动部件,检查是否卡滞,再通电空载运行5分钟,无异常再加载使用。